池州供应房屋火灾检测

    更新时间:2024-06-27   浏览数:253
    所属行业:生活服务 装修装饰 房屋检测
    发货地址:江苏省南京秦淮区  
    产品数量:9999.00项
    价格:面议
    一、火场温度分析


        Ⅱ区混凝土柱表面呈黑色和粉红色,局部粉刷层剥落,混凝土出现微细裂缝,锤击声音较响亮,钢构件局部涂层脱落、锈蚀,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判定Ⅱ区的高温度约为500℃~700℃;Ⅲ区混凝土柱表面显灰白,粉刷层大面积剥落,混凝土开裂、剥落,锤击声音较闷,钢结构坍塌,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依据判定Ⅲ区的高温度约为700℃~800℃。


    二、构件鉴定评级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依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火灾后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可分为4类(火灾后结构构件损伤状态不评Ⅰ级):
        状态Ⅱa——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状态Ⅱb——轻度烧灼,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外观修复措施。
        状态Ⅲ——中度烧灼,尚未破坏,显著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性或正常使用性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
        状态Ⅳ——破坏,火灾中或火灾后结构倒塌或构件塌落;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根据受检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的颜色、锤击反应、剥落情况、火灾后的混凝土强度及承重墙体表面颜色、裂缝对构件进行鉴定评级。
        测量结果表明,厂房混凝土柱构件南北向大侧向位移为向北10mm,测点侧向位移基本均超出相关规范要求。
        钻芯法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测试结果表明,Ⅱ区受检柱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为C25,Ⅲ区受检柱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为C15,Ⅲ区受检柱混凝土强度低于Ⅱ区受检柱。。
        依据Ⅱ区混凝土柱表面显浅灰,局部粉刷层剥落,混凝土出现微细裂缝,锤击声音较响亮,判定Ⅱ区的高温度约为300℃~500℃;Ⅲ区混凝土柱表面显浅黄,粉刷层大面积剥落,混凝土开裂,锤击声音较闷,判定Ⅲ区的高温度约为700℃~800℃。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过火区域钢筋混凝土柱的初步鉴定评级为局部Ⅱb级,其余为Ⅲ级,填充墙初步鉴定评级为Ⅲ级,钢筋混凝土梁的初步鉴定评级为局部Ⅱb级,其余为Ⅲ级。
    池州供应房屋火灾检测
    一、火灾后损伤分析评估
        1、火场温度分析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依据混凝土表面的颜色、锤击反应、剥落情况、火灾后的混凝土强度以及现场烧毁和残留物残留情况判断。火灾时混凝土表面高温度约为800℃。
        2、火灾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分析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及有关资料:在高温下及冷却后,混凝土的强度总体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温度越高,混凝土强度降低越严重。现场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锤击或取芯时受检区域部分构件面层发生剥落、酥松等现象。钻取芯样混凝土强度测试也表明,混凝土构件强度均有降低,低于未受火区域构件混凝土强度,低于原设计强度等级C18。
        3、火灾后结构构件的详细鉴定评级,应根据检测鉴定分析结果,评为b、c、d级。
           b级 基本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下限水平要求,尚不影响安全,尚可正常使用,宜采取适当措施;
           c级 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在目标使用年限内影响安全和正常使用,应采取措施;
           d级 严重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严重影响安全,必须及时或立即加固或拆除。
        注:火灾后的结构构件不评a级。
        火灾后钢结构构件的初步鉴定评级,应根据构件防火保护受损、残余变形与撕裂、局部屈曲与扭曲、构件整体变形四个子项进行评定,并取按各子项所评定的损伤等级中的严重级别作为构件损伤等级。
        火灾后钢构件的防火保护受损、残余变形与撕裂、局部屈曲与扭曲三个子项,按表6.3.1-1的规定评定损伤等级。
        火灾后钢构件的整体变形子项,按表6.3.1-2的规定评定损伤等级。但构件火灾后严重烧灼损坏、出现过大的整体变形、严重残余变形、局部屈曲、扭曲或部分焊缝撕裂导致承载力丧失或大部丧失,应采取安全支护、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时评为Ⅳ级。
    火灾过程、燃烧范围调查
        根据慈溪市公安消防大队火灾事故认定书(慈公消火认字[2019]*0008号认定书认证):宁波某有限公司2#厂房起火时间为2019年5月15日3时30分左右,起火部位为2#厂房三层咖啡机车间,起火点为三层咖啡机车间三号流水线中间区域,起火原因为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烧损2#厂房建筑、装修、设备、产品、原材料等。
        现场查勘表明,房屋过火区域主要为2号车间的*二层及*三层区域,过火面积约16571.0m2,部分梁、柱、板混凝土剥落,墙面粉刷层剥落、露筋,墙面粉刷剥落、开裂,屋面钢结构变形坍塌。
    根据火灾的影响范围和房屋受损程度,过火区域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Ⅰ区——2号车间的*二层1~9/A~J轴及*三层1~18/A~J轴区域,该区域受火灾影响较大,为重灾区;Ⅱ区——2号车间的*二层9~13/A~J轴区域,该区域受为轻度烧灼,为中灾区;Ⅲ区——2号车间的*二层13~18/A~J轴区域,该区域主要受烟熏,为轻灾区。
    池州供应房屋火灾检测
    一、钢结构构件损伤检测
        通过对现场勘察,2号车间屋面钢结构坍塌,钢梁扭曲变形,高强螺栓连接节点被撕裂。
    二、混凝土构件损伤检测
        现场对受检区域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的外观颜色、裂缝、锤击反应、混凝土剥落和露筋等损伤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测。
    三、混凝土强度检测
        按照《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在Ⅰ区、Ⅱ区、Ⅲ区受火灾影响混凝土梁、柱、板上用钻芯法取样,测试混凝土的强度。
        测试结构表明:受检Ⅰ区混凝土酥松,易碎,大部分构件无法钻取有效芯样,现场已钻取芯样的抗压强度在18.0~31.6 MPa,离散性较大,偏于保守取Ⅰ区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C18,低于设计强度等级C25;Ⅱ区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在19.4~22.7MPa,该区域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C19,低于设计强度等级C25;Ⅲ区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在25.4~39.8MPa,该区域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C25,满足设计强度等级C25的要求。
    四、房屋倾斜检测
        为明确该房屋目前实际倾斜情况,现场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对房屋倾斜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表明,房屋倾斜无明显规律,东西向大倾斜率为2.65‰,南北向大倾斜率为1.88‰,所测测点的倾斜率均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规定的房屋整体倾斜4‰的限值(注:房屋倾斜率测量包含施工误差)。

        火灾对受检造成的损伤主要是:Ⅰ区钢结构屋面坍塌、钢梁扭曲变形、高强螺栓撕裂,防腐涂装碳化;部分混凝土构件锤击声音发闷、有锤痕,颜色发黄,部分混凝土颜色发白;部分混凝土构件存在混凝土剥落、部分钢筋外露;围护墙粉刷层大面积剥落。Ⅱ区部分混凝土构件锤击声音较闷、有锤痕、颜色发黄,部分混凝土构件锤击声音响亮、无锤痕,混凝土颜色熏黑;Ⅲ区混凝土构件锤击声音响亮、无锤痕,混凝土颜色熏黑。
        测量结果表明, 2号车间东西向大倾斜率为2.65‰,房屋大局部倾斜率为2.96‰,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该房屋三层钢筋混凝土柱倾斜在0.22‰~20.56‰之间,大部分混凝土柱存在变形超出规范允许的范围。
    池州供应房屋火灾检测
    1、主要技术依据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公安消防大队火灾事故认定书
        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2、构件鉴定评级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依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火灾后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可分为4类(火灾后结构构件损伤状态不评Ⅰ级):
        状态Ⅱa——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状态Ⅱb——轻度烧灼,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外观修复措施。
        状态Ⅲ——中度烧灼,尚未破坏,显著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性或正常使用性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
        状态Ⅳ——破坏,火灾中或火灾后结构倒塌或构件塌落;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根据受检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的颜色、锤击反应、剥落情况、火灾后的混凝土强度及承重墙体表面颜色、裂缝对构件进行鉴定评级。
    3、建议
        通过对现场调查与检测,并结合相关测试数据及分析,提出以下处理和修复建议:
            建议聘请有资质的加固设计和施工单位,对房屋进行加固设计及施工。 
            对1-15/L-N轴区域的钢筋混凝土柱、板、柱进行拆除置换,其余区域重新粉刷。
            对1-17/A-K轴钢梁、钢柱进行拆除置换,17-18/A-K轴钢梁、钢柱进行加固处理,其余区域进行除锈刷漆处理。
            对屋面进行翻修重建;
            对1-15/A-N轴和15-18/A-K轴区域填充墙体进行拆除重建,其余区域可重新粉刷。
            房屋若无历史保留价值,并综合考虑经济造价等因素,在条件允许时可考虑采取翻建处理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4、主要技术依据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http://1226172414zwt.cn.b2b168.com 上海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授权江苏钧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委托协议,江苏钧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所发信息中的检测、鉴定由上海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鉴定,报告由上海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