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抗震鉴定 抗震检测_资质齐全

    更新时间:2024-06-15   浏览数:63
    所属行业:生活服务 装修装饰 房屋检测
    发货地址:上海市宝山区  
    产品数量:9999.00项
    价格:面议
    木结构和构件变形及基础沉降等项目,可分别用本标准*4.6.2条、*4.6.3条和*4.6.4条提供的方法进行检测。
    木楼面系统的振动,可按本标准附录E中提出的相应方法检测振动幅度。
    必要时可,可按《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等标准的要求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检测木结构的防虫、防腐和防火措施。
    一、抗震措施鉴定
    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6.3章各条款对受检房屋的抗震措施进行了评估,具体结果如表9.2所示。
    (1)抗震等级7度,框架抗震墙结构,≤60m 25.5m(框架三级抗震墙二级)
    (2)结构体系不宜为单跨框架纵横向均多于一跨
    (3)平面不规则(扭转,凹凸,楼板局部不连续),竖向不规则(侧向刚度,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
    竖向构件不连续(7层有梁上柱)
    侧向刚度不规则(3层刚度比<1.0)
    抗震措施鉴定结果表明,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中相关要求规定,受检房屋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连接构造、一层局部抗震墙的厚度小于层高的1/20构造、主梁箍筋直径小于8、侧向刚度不规则等四项,这四项不满足B类建筑抗震措施的要求,受检房屋其余的抗震措施均满足B类建筑抗震措施的要求。
    焊接球、螺栓球、高强度螺栓和杆件偏差的检测,检测方法和偏差允许值应按《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的规定执行。
    钢网架钢管杆件的壁厚,可采用超声测厚仪检测,检测前应清除饰面层。
    钢网架中杆件轴线的不平直度,可用拉线的方法检测,其不平直度不得超过杆件长度的千分之一。
    钢网架的挠度,可采用激光测距仪或水准仪检测,每半跨范围内测点数不宜小于3个,且跨中应有1个测点,端部测点距端支座不应大于1m。
    一、房屋拟改造内容概况
    (1)房屋东侧单体:
    ①每层现有的一梯两户改为一梯三户;
    ②一层办公室、房管室改成住宅;
    ③电梯洞口东西向宽度缩小350mm;
    ④楼梯出入口由室内改成室外;
    ⑤单体南北两侧增减阳台、空调板。
    (2)房屋西侧单体:
    ①每层2轴楼梯处现有的一梯一户改成一梯两户;
    ②一层车库改成住宅;
    ③2轴处楼梯间由现有的四层增加至五层;
    ④单体南北两侧增减阳台、空调板。
    综上所述,由于户型的变更,砌体中会伴随产生少数承重墙体的拆除、增加。


    二、抗震措施鉴定
    (1)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7.3.1的要求。外墙四角,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隔开间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四角、楼梯间斜梯段上下端对应墙体处、错层部位的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2)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3)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本条2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均设有构造柱
    房屋抗震鉴定
    房屋建造过程中、停工续建时或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层、插层、扩建,或较大范围的结构体系或使用功能改变等房屋改建时,需要对原有结构进行抗震鉴定,内容包括对原结构进行检测、对原结构体系和构造进行鉴定、按改建结构进行结构抗震验算,综合评估改建后的结构抗震性能和改建方案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改建方案优化措施和原结构抗震加固措施建议。房屋改建抗震鉴定一般须依据现行抗震设计标准。
    1、检测项目
    通过检测房屋的质量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房屋在规定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过程。
    2、适用范围
    未抗震设防或设防等级低于现行规定的房屋,尤其是保护建筑、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改建加层工程。
    3、检测内容及过程
    1)主要检测参数有:
    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的检测一般为现场检测。
    2)非现场检测项目有:
    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
    c.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
    3)检测过程:
    1、收集房屋的地质勘察、竣工图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必要时补充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2、全面检查和记录房屋基础、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3、调查分析房屋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等抗震措施,复核抗震承载力。
    4、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5、一般房屋应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
    抗震鉴定方法分为两级。级鉴定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二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房屋抗震能力综合评价。
    一、经现场检测及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经检测可知,该房屋主体结构基本完好,混凝土构件浇筑质量基本完好,节点连接合理、可靠。
    (2)房屋整体倾斜和不均匀沉降均小于规范限值要求。
    (3)经现场抽检,钻芯法检测梁、柱混凝土强度修正后强度值在25.0MPa~39.7MPa之间,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4)综合抗震措施核查和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可知,在检测现状基础上,结合考虑将要进行的17版设计改造方案的情况下,房屋构件抗震能力和承载力均不满足B类建筑抗震鉴定的要求,应采取加固措施。
    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抗震设防烈度:7度;
    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地震分组:*二组,反应谱特征周期取0.9s;
    场地类别:Ⅳ类;
    抗震鉴定分类:B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为40年;
    抗震等级: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


    二、验算结果
    (1)主要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计算结果
    采用PKPM对房屋的主要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主要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见表9.5:
    从计算结果可知,该房屋*1层和*3层的较小刚度比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中的规定,故判断该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
    (2)主要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结果
    综上所述,抗震鉴定结果表明,在考虑17年版即将实行的改造方案情况下,房屋构件抗震能力和承载力均不满足不满足B类建筑抗震鉴定的要求,应采取加固措施。
    杆件的弯曲变形和板件凹凸等变形情况,可用观察和尺量的方法检测,量测出变形的程度;变形评定,应按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执行。
    螺栓和铆钉的松动或断裂,可采用观察或锤击的方法检测。
    结构构件的锈蚀,可按《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8923确定锈蚀等级,对D级锈蚀,还应量测钢板厚度的削弱程度。
    钢结构构件的挠度、倾斜等变形与位移和基础沉降等,可分别参照本标准*4.6.2条、*4.6.3条和*4.6.4条的提出方法和相应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当需要对胶合构件的胶合质量进行检测时,可采取取样的方法,也可采取替换构件的方法;但取样要保证结构或构件的安全,替换构件的胶合质量应具有代表性。胶合质量的取样检测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可加工成符合*8.5.3条要求的试样时,试样数量、试验方法和胶合质量评定,可按*8.5.3条的规定执行;
    (2)当不能加工成符合*8.5.3条要求的试样时,可结合构件胶合面在构件中的受力形式按相应的木材性能试验方法进行胶合质量检测,试样数量和试样加工形式宜符合相应木材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当测试得到的破坏形式是木材破坏时,可判定胶合质量符合要求,当测试得到的破坏形态为胶合面破坏时,宜取胶合面破坏的平均值作为胶合能力的检测结果。但在检测中,应对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的适用范围予以说明。
    (3)必要时,可核查胶合构件木材的品种和是否存在树脂溢出的现象。
    一、抗震措施鉴定
    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6.3章各条款对受检房屋的抗震措施进行了评估,具体结果如表9.2所示。
    (1)混凝土强度:梁、柱、墙实际达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一~二层混凝土为C30、三~技术层混凝土为C25,四层以上为C20,后加固用混凝土为C35;
    (2)框架梁配筋与构造: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且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不应大于0.35,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大于2.5%;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比小于0.35;
    (3)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面实际配筋量的比值,不应小于0.3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面实际配筋量的比值,均不小于0.3;
    (4)梁**面和底面的通长钢筋,不应少于2B12,且不应少于梁端**面和底面纵向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梁**和梁底通长钢筋均不少于2B12;
    (5)三级时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为1.5hb、500mm两者中较大值,箍筋较大间距为hb/4、8d、150mm三者中较小值,较小直径为8mm;梁端加密区均大于1.5hb、500mm中较大值,箍筋间距为100,较小直径为6。

    对于大型复杂钢结构体系可进行原位非破坏性实荷检验,直接检验结构性能。结构性能的实荷检验可按本标准附录H的规定进行。加荷系数和判定原则可按附录H.2 的规定确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对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有疑义时,可进行原型或足尺模型荷载试验。试验应委托具有足够设备能力的专门机构进行。试验前应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件的选取或制作、加载装置、测点布置和测试仪器、加载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等。试验方案可按附录H制定,并应在试验前经过有关各方的同意。
    对于大型重要和新型钢结构体系,宜进行实际结构动力测试,确定结构自振周期等动力参数。结构动力测试宜符合本标准附录E的规定。
    钢结构杆件的应力,可根据实际条件选用电阻应变仪或其他有效的方法进行检测。
    一、螺栓连接或钉连接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螺栓和钉的数量与直径;直径可用游标卡尺量测;
    (2)被连接构件的厚度,用尺量测;
    (3)螺栓或钉的间距,用尺量测;
    (4)螺栓孔处木材的裂缝、虫蛀和腐朽情况、,裂缝用塞尺、裂缝探针和尺量测;
    (5)螺栓、变形、松动、锈蚀情况,观察或用卡尺量测。
    木结构构件损伤的检测可分为木材腐朽、虫蛀、裂缝、灾害影响和金属件的锈蚀等项目;木结构的变形可分为节点位移、连接松弛变形、构件挠度、侧向弯曲矢高、屋架出平面变形、屋架支撑系统的稳定状态和木楼面系统的振动等。
    木结构构件虫蛀的检测,可根据构件附近是否有木屑等进行初步判定,可通过锤击的方法确定虫蛀的范围,可用电钻打孔用内窥镜或探针测定虫蛀的深度。
    当发现木结构构件出现虫蛀现象时,宜对构件的防虫措施进行检测。
    木材腐朽的的检测,可用尺量测腐朽的范围,腐朽深度可用除去腐朽层的方法量测。
    二、上部结构的抗震鉴定
    一般规定
    1、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6.1节“一般规定”的相关条文,对该房屋进行外观及内在质量的评定结果如表9.1所示。
    2、混凝土梁、柱及其节点的混凝土仅有少量微小开裂或局部剥落,钢筋无露筋、锈蚀。
    3、混凝土梁、柱及其节点无开裂或局部剥落,钢筋无露筋、锈蚀。
    4、填充墙无明显开裂或与框架脱开。
    5、填充墙与梁连接位置无明显开裂或与框架脱开。
    6、主体结构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或歪扭。
    7、未发现混凝土梁、柱等构件有明显变形、倾斜或歪扭。
    房屋抗震鉴定

    -/gjjdei/-

    http://1226172414zwt.cn.b2b168.com 上海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授权江苏钧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委托协议,江苏钧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所发信息中的检测、鉴定由上海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鉴定,报告由上海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具。